朱拉尼这位闯王终究是败了! 朱拉尼能打赢阿萨德并不是朱拉尼的武力有多么的强悍,而是基于阿萨德统治时期美国颜色革命的发力! 叙利亚内战初期,朱拉尼领导的“沙姆解放组织”(HTS)能迅速扩张,并非因为其军事力量有多强大,而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在背后推波助澜。从2006年开始,美国通过情报机构在伊拉克监狱中刻意培养朱拉尼,将其塑造成对抗阿萨德政权的代理人。 2012年,美国释放了包括朱拉尼在内的多名恐怖分子头目,并为其提供资金、武器和训练,甚至直接干预其组织架构,干掉努斯拉阵线的12名联合创始人,只为让朱拉尼成为唯一的领导者。 这种扶持在2024年达到顶峰,当朱拉尼的武装攻入大马士革时,美国立即与其建立直接联系,国务卿布林肯公开表示“保持接触”,随后特朗普更是亲自会见朱拉尼,承认其政权的合法性。 然而,依靠外部输血建立的政权注定根基不稳。朱拉尼在推翻阿萨德后,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如何整合叙利亚国内错综复杂的武装派别。他承诺解除所有武装,但实际控制的领土仅占叙利亚的一小部分,库尔德武装、ISIS残余势力根本不买账。 更讽刺的是,朱拉尼自己的“沙姆解放组织”内部也矛盾重重,其下属的“统一与圣战组织”等极端派系根本不愿放下武器。这种内部分裂导致朱拉尼的政令不出大马士革,所谓的“解除武装”不过是一纸空文。 经济治理的失败则彻底暴露了朱拉尼政权的无能。叙利亚内战已导致国内生产总值损失8000亿美元,90%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,四分之三的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。 朱拉尼上台后,虽然宣布重建计划,但缺乏资金和技术支持,连最基本的供电供水都无法保障。大马士革的居民每天只能获得一小时电力,商店因原材料短缺纷纷倒闭,大饼价格飙升至原来的10倍,汽油价格也涨到普通人无法承受的地步。更严重的是,美国虽然减轻了部分制裁,但仍控制着叙利亚的石油资源,朱拉尼根本无力恢复经济生产。 国际社会的态度也让朱拉尼陷入孤立。尽管美国表面支持,但以色列却趁火打劫,在2024年12月对叙利亚发动60次空袭,明目张胆地占领戈兰高地。面对以色列的侵略,朱拉尼不敢采取任何军事行动,反而声称“外交是唯一途径”,其卖国嘴脸暴露无遗。 俄罗斯和伊朗虽然仍支持叙利亚政府军,但影响力已大不如前,只能眼睁睁看着朱拉尼政权胡作非为。而土耳其、沙特等国虽然与朱拉尼接触,但更多是为了争夺地区利益,根本不会真心帮助叙利亚重建。 最可悲的是叙利亚民众的处境。他们曾以为推翻阿萨德就能迎来和平,却没想到换来的是更残酷的现实。680万叙利亚人在境内流离失所,550万人逃往邻国,超过120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。 朱拉尼的政权不仅没有改善民生,反而默许以色列的侵略、放任极端组织肆虐。在苏韦达省,朱拉尼的武装为了镇压地方反抗,竟然处决196名平民,彻底失去了民心。这种暴力统治让叙利亚人明白,所谓的“革命”不过是换了一批压迫者。 朱拉尼的失败,本质上是一场由外部势力导演的闹剧。他的崛起靠的是美国的金钱和武器,他的政权依赖于西方的政治支持,而他的统治则建立在对叙利亚国家利益的出卖上。 当美国发现他无法实现预期目标时,便毫不犹豫地抛弃了他。2025年7月,朱拉尼在苏韦达省的军事行动中遭遇惨败,被德鲁兹武装和以色列空袭打得溃不成军,最终下落不明。这个曾被捧为“叙利亚救星”的人物,最终沦为历史的笑柄。 叙利亚的悲剧告诉我们,任何依靠外部干预建立的政权都不可能长久。真正的变革必须植根于本国的土壤,必须得到人民的真心拥护。当叙利亚人用鲜血推翻一个独裁者时,他们万万没想到,迎接他们的不是自由和民主,而是更深重的苦难。 朱拉尼的失败,不仅是个人的失败,更是那些妄图通过颜色革命颠覆他国政权的势力的失败。历史终将证明,违背人民意愿的政权,无论表面多么强大,最终都将被扫进垃圾堆。